北大开启“拔尖计划2.0”培养新征程 给予人才更适宜成长空间

 营员风采     |      2019-12-22 14:46

  近日,北大方面传出消息,根据《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北大确定了以“未名学者计划”(PKU Junior Scholar Program)为名的探索与实践,开启了“拔尖计划2.0”的培养新征程。

  早在2009年,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相关部署,北大作为第一批启动试点院校开始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以数学、物理、化学、生命科学、计算机和环境科学等6个具有传统优势的理工科为试点,大力开展基础学科优秀人才创新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落地10年,针对“拔尖计划”,北大并未专门设立一个拔尖人才学院,而是针对不同院系、不同学科甚至不同学生的特点,坚持多样性与相对开放的培养模式,真正实现因材施教,给予拔尖学生最适宜的培养环境,让他们在学术共同体中全面发展、自由成长。

001.png

  (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的拔尖本科生进行实验操作)

  以城市与环境学院实施的“动态筛选”制度为例,刚入学的本科新生可以在第一学期报名进入预选阶段,名额不限,一年级下学期期末之前可自由变更指导教师;二年级、三年级下学期分别进行一次年度考核和筛选,此前未报名的学生可以直接参加任何一次选拔,通过竞争即可动态进入学院的“拔尖计划”。这一制度的实施,避免了低年级“一刀切”的弊端,宽进严出的动态考核有效地激励了对学术真正有热情的学生,北大也因此发现了一批优秀的学术新秀。

  对此,北大方面讲到:“对拔尖学生开展个性化、高水平、促交叉的培养模式是北大本科教育的一个创新,基础学科的研讨型小班课改革为拔尖学生尽早了解学科前沿提供便利。”

  10年磨一剑,时至今日北大“拔尖计划”已取得了斐然的成果:北大培养了一大批站在科学研究最前沿的青年学者,形成了一支世界级的高水平教师队伍,构建了多层次、个性化、高质量的本科课程体系。而相信“拔尖计划2.0”的启动,也将会为更多优秀人才提供更加适宜的成长空间,为引领本科教育改革提供范例。